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专业 > 中医方剂 > 验方秘方 > 疾病偏方 > 五官科 > 耳源性眩晕
编号:10777699
镇眩汤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5年4月19日 华夏医药健康网
     药物组成 泽泻30g 白术15g 茯苓15g 代赭石15g 钩藤 15g 半夏10g 天麻10g 甘草10g 荔枝草30g

     制剂用法 清水煎煮,日服1剂。

     适应病证 耳源性眩晕。症见旋转性眩晕,伴恶心、呕吐、耳鸣、重听等,或见眼球震颤。

     病案举隅 陈某,女,30岁,患头晕目眩逾3年,时发时止,近日因劳烦而突发加重。刻诊:头晕耳鸣、胸闷痰多,恶心呕吐,旋转动摇如坐舟车,倦怠嗜睡,不思进食,舌苔白腻,脉细数。证属肝阳挟痰,上扰清窍。宜清肝和胃、降逆化痰。予镇眩汤2剂。2日后复诊,眩晕渐平,呕吐已停,能起床活动。但脾胃未健,精神未复。前方加陈皮、藿香以健脾和胃。2剂告安。

     资料采源 文志成,等。广西中医药,1995,18(2):8

     评 按 眩晕多属本虚标实之证。医家云:“无虚不作眩”、“无痰不作眩”。肝肾不足、气血亏虚为病之本;风、火、痰、瘀为病之标。针对发作期间剧烈的旋转眩晕和恶心呕吐的主症,本方采取了“急则治标”的原则,首选泽泻利水渗湿,这既是《金匮要略》中治“支饮冒眩”之主药,也合于近代医学中关于本病为内耳膜迷路积水的病理描述。配以白术、茯苓、甘草扶脾益胃、健运脾阳,以阻断生痰之源;半夏燥湿化痰、和胃降逆以止呕;天麻、钩藤平肝熄风;代赭石性寒重坠、平肝降逆;荔枝草为海南民间医治眩晕症流传已久的单方。诸药相配,具镇肝熄风、陕脾益胃、涤痰降逆之效。应注意在眩晕缓解期间,应以治本为主,用六君子汤之类,以巩固疗效。, 百拇医药